满江红 其一 渡江后车上作二首仍用前韵

磨镜来耶,怪范叔、一寒至此。
古所谓、吊丧借面,将毋同是。
十载江河淮泗客,一身南北东西寄。
问车中、闭置妇人乎,真穷矣。
村酿薄,寒加旨。
斜日淡,风添紫。
有舆驺拉饮,从而唯唯。
谒彼金张吾已过,厄于陈蔡谁之耻。
任儿童、拍手笑劳人,车生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 其一 渡江后车上作二首仍用前韵》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浙江嘉兴人,清朝著名的词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对他个人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维崧的诗歌多表现了他对时代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沉思,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 作品原文
    磨镜来耶,怪范叔、一寒至此。古所谓、吊丧借面,将毋同是。 十载江河淮泗客,一身南北东西寄。
  3. 整体翻译
  • 镜子被拿来了吗?奇怪范先生为何如此寒冷。
  • 我曾在河流、湖泊之间度过了十个年头,如今我漂泊在南北各地。
  • 我的一生如同这四面环水的淮河一样,充满了波折。
  1. 词句注释
  • “磨镜”:比喻反省自己,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 “怪范叔”:指的是对范仲淹的敬仰之情。
  • “一寒至此”:指作者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感到寒冷而孤独。
  • “十载江河淮泗客”:表示作者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在河流和湖泊之间流浪,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
  • “一身南北东西寄”:意味着作者的一生漂泊不定,无定所,如同漂浮在四方的人们。
  1. 白话译文
  • 镜子被拿来了吗?奇怪范先生为何如此寒冷。
  • 我曾在河流、湖泊之间度过了十个年头,如今我漂泊在南北各地。
  • 我的一生如同这四面环水的淮河一样,充满了波折。
  1. 创作背景
  • 《满江红 其一 渡江后车上作二首仍用前韵》是在作者渡江之后,乘坐马车途中所作。这一时期,作者可能经历了人生的低谷或遭遇了某种变故,因此写下了这首表达自己心境和感慨的诗作。
  1. 名家点评
  • 对于这首作品,学者们有不同的解读。有的学者认为陈维崧在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无奈;还有的学者指出,此诗反映了陈维崧在政治变革时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状态。
  1. 轶事典故
  • 陈维崧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边疆,这段经历使他对朝廷和政治有了深刻的思考。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正处在一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
  1. 作品赏析鉴赏
  •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满江红 其一 渡江后车上作二首仍用前韵》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自然现象和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磨镜”一词不仅字面上指照镜子,更隐喻了作者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审视。

《满江红 其一 渡江后车上作二首仍用前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也是一幅描绘时代风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陈维崧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