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 汴京怀古十首

铅筑无成,不信道、英雄竟死。
犹有客、弃家破产,东求力士。
太息已看秦帝矣,悲歌只念韩亡耳。
道旁观、谁道祖龙耶,妄男子。
狙击处,悲风起。
大索罢,浮云逝。
叹事虽不就,波腾海沸。
嬴政关河空宿草,刘郎宫寝成荒垒。
只千年、还响子房椎,奸雄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是清代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出自其《湖海楼词集》。这首词以北宋时期的汴京(今河南开封)为背景,通过描绘古城风貌、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的创作,是在陈维崧经历了个人生活的变迁后,对历史与现实进行思考的产物。他以词的形式,通过对汴京这一历史文化重镇的描写,抒发了对古代英雄和历史的怀念与感慨。
  2. 词中内容:在《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中,陈维崧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语言和意象来勾勒出汴京的历史画面。其中“流水空祠牛弄笛,斜阳废馆风吹瓦”这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今的荒凉,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与沧桑感。
  3. 词中情感:通过对汴京的描绘,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赞美,更深层地反映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明君的哀悼。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寄托和期待。
  4. 词中艺术手法:陈维崧在创作此词时,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词中的意境更加深远,富有哲理。例如,“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这两句,既展现了汴京昔日的辉煌,又暗含了历史的兴衰更替。
  5. 词中主题:总的来说,《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的主题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的缅怀。通过对汴京这座古城的追忆,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联系的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精神的崇敬。

《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不仅是一首充满历史气息的词作,更是陈维崧借历史之镜,反思人生,寄托哀思的载体。通过对这部词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陈维崧的创作风格,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