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春未醒 春晓

莺窥燕垒,蝶上犀钉。
绡帐萦香雪,夜珠和泪尚荧荧。
梳洗谁忺,懒扶残梦倚围屏。
依稀记得,宵来微雨,曾撼金铃。
绿水全昏,红闺半掩,春困难醒。
风弄处、釭花半朵,小似晨星。
理梦窗前,生憎鹦鹉隔帘听。
画楼深巷,卖花声到,才响还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愁春未醒·春晓》是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对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愁春未醒·春晓》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陈维崧。陈维崧,字其年,号迪陵,出生于江苏宜兴,是清代著名的词人、骈文家和诗人。他自幼才华横溢,曾在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并参加了修《明史》的工作。除了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擅长骈体文,著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2. 诗词原文:《愁春未醒·春晓》全篇如下:
    莺窥燕垒,蝶上犀钉。绡帐萦香雪,夜珠和泪尚荧荧。
    梳洗谁忺,懒扶残梦倚围屏。依稀记得,宵来微雨,曾撼金铃。
    绿水全昏,红闺半掩,春困难醒。风弄处,釭花半朵,小似晨星。
    理梦窗前,生憎鹦鹉隔帘听。画楼深巷,卖花声到,才响还停。

  3. 诗词赏析

  • 此词以景写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凄美的情感,反映了词人在春天时节因情感而引发的忧郁与感伤。
  • “莺窥燕垒,蝶上犀钉”开篇即用生动形象的自然景象引入主题,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细腻入微的感受力。
  • “绡帐萦香雪,夜珠和泪尚荧荧”中,词人通过对夜晚室内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以及与外界隔绝的孤独感。
  • “梳洗谁忺,懒扶残梦倚围屏”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在春夜中的无精打采,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 “绿水全昏,红闺半掩,春困难醒”则通过描绘环境的变化,传达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忧伤情绪。
  • “风弄处,釭花半朵,小似晨星”通过细节的描写增强了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
  • 结尾部分,“理梦窗前,生憎鹦鹉隔帘听”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述词人与鹦鹉的对话,表达了他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法实现的无奈。

陈维崧的《愁春未醒·春晓》不仅是一首表现春天美景和词人内心感受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