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登原白斋中露台

阑干外,淼淼暮云平,叠叠乱峰生。
六街灯火烟中没,万家帘幕雪中晴。
好楼居,吟不就,画难成。
弄一会、桓伊天际笛,蜡一会、嵇康林下屐,怜故国,笑浮名。
兴酣便拟骖鸾去,酒狂乍可御风行。
俯尘寰,青一点,月三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最高楼 登原白斋中露台》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全词共三段。该作品表达了词人对国家、人民和事业的关心,抒发了他对南宋朝廷和人民的失望情绪。

在第一段中,词人以“登原白斋”为起点,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色。他看到天空中的云彩,想到自己的身世经历,不禁感慨万千。接着,词人转向自己的命运,感叹自己虽然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抱负,只能过着平淡的生活。

在第二段中,词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失望。他认为南宋朝廷软弱无力,无法保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他还指出南宋朝廷内部腐败堕落,官员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安危。这种腐朽的政治环境使得国家陷入了困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最后一段中,词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国家的关心和担忧。他认为国家正处于危难时期,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国家分忧解难。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许多有才能的人都被迫隐居山林,不愿意参与国事。这无疑使得国家的处境更加艰难,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高楼 登原白斋中露台》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词作。它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揭示南宋朝廷的腐朽和无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通过表达自己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失望,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爱国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