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外,淼淼暮云平,叠叠乱峰生。
六街灯火烟中没,万家帘幕雪中晴。
好楼居,吟不就,画难成。
弄一会、桓伊天际笛,蜡一会、嵇康林下屐,怜故国,笑浮名。
兴酣便拟骖鸾去,酒狂乍可御风行。
俯尘寰,青一点,月三更。

【注释】

登原白斋:登上白斋的露台。原,指露台。

霭(ǎn)霭:云气弥漫的样子。淼淼:水汽弥漫的样子。

六街:泛指城市街道。

桓伊:古代音乐家,擅长吹笛。

嵇康:三国时魏的文学家、音乐家,善弹琴,曾作《幽愤》诗。

骖鸾:骑上神龙而去。

御风行:乘风而行。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最高楼 登原白斋中露台”开首二句为全诗定下抒情基调: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眼前展现的是一个暮霭沉沉、山峦叠嶂、灯火阑珊的城市景象。

“六街灯火烟中没,万家帘幕雪中晴。”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具体描述:在朦胧的夜色里,只见街巷中的灯火若隐若现,如同烟雾一般;而那些悬挂着帘幕的千家万户,则在飘飞的雪花映衬下,呈现出一派晴朗之景。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所处位置的高远与繁华都市之间的巨大反差,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反差产生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好楼居,吟不就,画难成。”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身处高楼之中,虽然有吟咏的雅兴,但却难以吟出美妙的诗句;虽有绘画的天赋,却难以画出满意的作品。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弄一会、桓伊天际笛,蜡一会、嵇康林下屐。”接下来的两句则是通过诗人对音乐和自然之美的追求来表达他的心声:一会儿,他仿佛听到了桓伊在天际奏响的悠扬笛声;一会儿,他又仿佛看到了嵇康在山林之下踏雪而行的情景。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孤独和寂寞之感。

“怜故国,笑浮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国家的怀念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怜悯那些已经失去故国的人们,嘲笑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们。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切,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的强烈批判。

“兴酣便拟骖鸾去,酒狂乍可御风行。”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理想生活的描绘和追求:当他兴致勃发时,便幻想自己骑着仙鹤飞向远方;而在酒醉之时,又渴望能驾着风云驰骋于天地之间。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诗人登高望远时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它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