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游顾龙山 山在金沙城外相传明太祖曾驻跸此山

一拳小结青莲瓣。
有离离、金刹铺烟阪。
闻说当年,翠华巡、朱旗暗卷。
残碑在,摇落空扪苔藓。
京江北固千秋显。
傍南朝、易惹伤春眼。
何似埋名,却依然、丹崖苍巘。
春花落,莺啭空山斋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上海棠·游顾龙山》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而非文学作品介绍。该词描述了作者游览顾龙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景致和历史背景**。下面将详细介绍《月上海棠·游顾龙山》:

  1. 作者简介:陈维崧,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作曲家和骈文家。他幼年即显示出非凡的才智,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而入翰林院,并参与了《明史》的修撰工作。他的词作以豪放见长,兼有婉约之风,作品丰富,有文集、词集等多种著作传世。

  2. 创作背景:《月上海棠·游顾龙山》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的文人普遍重视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明朝的灭亡与清初的政治变迁,许多文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成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陈维崧作为清朝初期的文人,其词作自然受到这一时期的历史氛围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3. 作品内容:词中描绘了顾龙山的美景以及与历史的联系。“一拳小结青莲瓣,有离离、金刹铺烟阪”等句子,通过对山形地貌和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闻说当年,翠华巡、朱旗暗卷”则透露出词人对于历史上某次重要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可能与顾龙山的历史地位有关,或者与词人个人的某种情感体验相关联。

  4. 历史价值:顾龙山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据传,明朝太祖朱元璋曾在此山驻跸,这为顾龙山增添了一层传奇色彩。陈维崧在词中提及这一点,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寄托。

  5. 艺术特色:陈维崧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在继承传统诗词技巧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元素。在《月上海棠·游顾龙山》中,词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和典故,使得整首词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不失个人情感的色彩。这种结合了古典美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体现了陈维崧作为一位杰出文人的艺术追求。

《月上海棠·游顾龙山》不仅是陈维崧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文化生活与历史观念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文化心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