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齐河县

旬日崎岖行左担,征车确荦投山店。
鲁酒何如愁思酽。
心情减,白头彩笔浑相赚。
竟有估帆三四点,枫根也系斜阳缆。
新月初黄偏滟滟。
铺竹簟,笛声快作伊州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家傲·齐河县》是清代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通过描绘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首词:

  1. 作者背景
  • 生平概述: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被誉为“神童”的他自幼聪颖过人,才华出众。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博学鸿词科,后被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了《明史》的修撰工作。
  • 文学贡献:陈维崧在诗词方面尤其擅长,他的作品中既有豪放派的风格,也有婉约派的韵味。他在骈体文方面的创作也颇具特色,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作品传世。
  1. 词作鉴赏
  • 艺术特色:《渔家傲·齐河县》作为陈维崧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荷花旖旎”、“笼袖娇民”等,这些词汇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还传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通过对节日、生活等细节的描写,使得整首词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充满了生活气息。
  • 情感表达:陈维崧通过词作抒发了对家乡与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这种情感的真挚表达,使得整首词不仅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抒情诗。
  1. 历史价值
  • 时代背景:陈维崧所处的清代中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生活状况都在陈维崧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通过词作,读者能够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
  • 地域特色:齐河县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陈维崧在词中描述了齐河县的自然风光和地方特色,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具有地域文化研究的价值。

《渔家傲·齐河县》不仅是陈维崧个人才华的展现,也是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对于理解清代中叶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