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其二 新秋即事和云臣韵二首

晨唤青童沿砌扫,待他一叶占秋早。
浣取幽墀如镜好。
秋已到,碧天万斛银潢倒。
莫使秋光容易老,等闲黄了天涯草。
静听跳珠荷叶闹。
临流钓,忘机不怕群鸥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家傲·新秋即事和云臣韵二首》(其二)是一首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诗歌,出自其作品《渔家傲 新秋即事和云臣韵二首 其一》。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他是清朝早期的词人和骈文作家。在康熙年间,他因参与修纂《明史》而获得官职,并最终在任上去世。
  1. 诗词原文
    晨唤青童沿砌扫,待他一叶占秋早。浣取幽墀如镜好。秋已到,碧天万斛银潢倒。莫使秋光容易老,等闲黄了天涯草。静听跳珠荷叶闹。临流钓,忘机不怕群鸥恼。

  2.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1. 艺术特色
  •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碧天”、“银潢”、“跳珠荷叶”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更广的意境。
  • 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非常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背景
  • 《渔家傲·新秋即事和云臣韵二首》的创作时间是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当时陈维崧正在参与编纂《明史》,因此他的作品中融入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的元素。

陈维崧的《渔家傲·新秋即事和云臣韵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清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的特色和成就,以及词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