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菊底须愁,桂花香正幽。
与诸君、且筑糟邱。
不记昨宵重九节,风雨里,怕登楼。
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
任古来、割据孙刘。
龙额岸头浑不羡,偏只爱,内黄侯。
唐多令 重九后食蟹半醉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多令 重九后食蟹半醉作》赏析
陈维崧的《唐多令重九后食蟹半醉作》是一首描写重阳节后与友人共饮螃蟹,半醉中凝视吴钩的词曲。通过这首词,我们不仅能领略到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感受到他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无菊底须愁,桂花香正幽。”此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愁的氛围,仿佛是在提醒我们,即使没有菊花,秋天的气息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它的深沉。这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捕捉,展示了陈维崧作为一位词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与诸君、且筑糟邱。”接着,作者提出了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想法,这里的“糟邱”可能指的是古代宴饮用的酒坛或酒杯,表达了与朋友们共同享受美酒的快乐。这反映了陈维崧不仅重视个人的艺术修养,也非常重视与他人的社交活动。
词的下片却出现了转折:“不记昨宵重九节,风雨里,怕登楼。”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对过去重阳节日的某种遗憾或者无奈。可能是由于当时天气恶劣,或者是作者心情不佳,使得他选择留在室内,不愿意外出。这种情感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丰富的陈维崧,他的生活中不仅有诗情画意,也有现实的困扰和无奈。
最后的句子“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则展现了作者在半醉之中凝视手中的吴钩(一种古代兵器),感慨人生短暂,不如好好享受当下。这既是对过往的一种释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积极态度。
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陈维崧作为一位词人的情感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和深刻。他不仅仅是在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是在通过这些文字传递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