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夜饮纪事

无梦觅封侯,随缘做浪游。
尽颠狂、锦瑟红篝。
听得关山刚入破,重惹起,半生愁。
心事付沙鸥,闲身伴杜秋。
问乾坤、何地埋忧。
月到五更还未落,人倚在,水明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多令·夜饮纪事》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不仅展示了陈维崧对人生、自然的独特见解,还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豪放情怀。

在文学风格与主题内容方面,《唐多令·夜饮纪事》以“无梦觅封侯,随缘做浪游”开篇,揭示了词人不羁的性格和对世俗功名的漠视。紧接着的“尽颠狂锦瑟红篝,听得关山刚入破,重惹起,半生愁。”则生动描绘了词人在繁华落尽之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深切回味。这种对比鲜明的情感表达,既展现了词人的豪情壮志,也透露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从创作背景来看,陈维崧生活在清朝末年,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陈维崧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唐多令·夜饮纪事》的创作背景亦是如此。通过对词中内容的分析,可以感受到词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

从艺术手法上讲,陈维崧在《唐多令·夜饮纪事》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技巧和意象表达。如“锦瑟红篝”中的“锦瑟”暗示了音乐和美酒的诱惑,而“红篝”则可能指的是室内装饰或某种特定的场景。此外,词中的“心事付沙鸥”和“闲身伴杜秋”,通过将个人的心事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这种通过自然意象来隐喻人的情绪和心境的创作手法,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十分常见。

《唐多令·夜饮纪事》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它更是陈维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生活、自然和社会进行深入思考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与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