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梅时候苏苏雨,遥望君家疑隔浦。
我垫巾来,小坐欧公画舫斋。
觥船何用频催酒,鹰爪凤团须瀹取。
说鬼谈经,风味依稀退院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熟梅时候苏苏雨,遥望君家疑隔浦。
我垫巾来,小坐欧公画舫斋。
觥船何用频催酒,鹰爪凤团须瀹取。
说鬼谈经,风味依稀退院僧。
《偷声木兰花·雨中同吴天篆过饮徐竹逸斋头次天篆韵》是陈维崧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雨中与朋友吴天篆共度时光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作品原文:
熟梅时候苏苏雨,遥望君家疑隔浦。我垫巾来,小坐欧公画舫斋。觥船何用频催酒,鹰爪凤团须瀹取。说鬼谈经,风味依稀退院僧。
作者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早慧,幼年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尤长于词及骈体,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
艺术风格:
这首词以“偷声”为题,既指模仿前人的风格,也暗示了词中蕴含的创新精神。词中的描绘细腻,情感真挚,通过雨景、酒会等元素展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通过对“天篆韵”的运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诗词的理解。
可以看出《偷声木兰花·雨中同吴天篆过饮徐竹逸斋头次天篆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佳作,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