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夜宿何雍南斋中

一榻奇书缭绍,三间老屋欹斜。
天寒沽酒拨琵琶,消尽丹徒客夜。
南浦零箫剩管,西风社鼓神鸦。
他年梦亦识君家,家在寄奴山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夜宿何雍南斋中》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词人的才情和文采,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情怀。

《西江月·夜宿何雍南斋中》是陈维崧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而作的一首词。此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夜宿南斋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骈体文作家。他的词作多以豪放著称,善于运用典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西江月·夜宿何雍南斋中》中的“一榻奇书缭绍,三间老屋欹斜”形象地描绘了南斋中陈旧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情景。通过“天寒沽酒拨琵琶,消尽丹徒客夜”等句子,词人巧妙地表现了夜深时分,与友人共饮、共赏音乐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与诗意。“南浦零箫剩管,西风社鼓神鸦”则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了夜晚的宁静与肃穆,给人以深沉的美感和思考的空间。

陈维崧的《西江月·夜宿何雍南斋中》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乡愁的诗词,也是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