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 秋日登保安寺佛阁

半村红蓼,半村乌桕,半村黄叶。
寺楼偏作势,欲斜穿山胁。
槛外霜枫眠正贴,被西风陡添鳞鬣。
阁中僧夜语,有猿吟相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少年·秋日登保安寺佛阁》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宋仁宗景祐元年(西元1034年),当时柳永正在苏州任管界推官。

上片写登寺观的所见所感。起首三句,写自己登上了保安寺的佛阁,放眼望去,只见眼前一片秋色,而自己的内心却十分悲苦。“凭高眺远”,以“凭”字领起,点出凭吊之意。“望长安”,即望长安路,也指长安在目中。“望”字,又与“见”字互文见义。“长安”,这里借指朝廷所在地汴京。

过片承上启下,用典抒情,抒写了自己对朝廷的失望情绪。作者由眼前的美景想到往昔的盛时,又由盛时的繁华想到今日的荒凉凋敝,于是不禁感慨万分,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想当年”三句,化用唐人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意谓:想当初,黄鹤一去不返,只留下悠悠的白云;而今黄鹤已经不见,只有千载悠悠的云彩了。此二句言人事如梦,盛衰无常,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最后两句,以景结情:“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这是说古今的英雄,都埋没在这北邙山下了,黄沙早已将他们淹没得干干净净。全词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之情,语言豪迈奔放,感情沉郁顿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