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佳期 偶作

枕上春酲犹害,楼上东风偏大。
金笼鹦鹉唤人来,忙出花阴外。
不肯把箫吹,那便将花戴。
脸波底事十分红,莫误将人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误佳期 偶作》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下面将详细介绍《误佳期 偶作》:

  1.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早慧,幼年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他尤长于词及骈体,著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

  2. 诗词原文
    枕上春酲犹害,楼上东风偏大。
    金笼鹦鹉唤人来,忙出花阴外。
    不肯把箫吹,那便将花戴。
    脸波底事十分红,莫误将人怪。

  3. 诗词鉴赏

  • 主题表达:《误佳期 偶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在东风的吹拂下,词人的心情如同春天的花朵一般娇艳,但又因为心事重重而显得有些憔悴。这种复杂的情绪构成了词的主题,表达了词人在爱情中的迷茫与挣扎。
  • 艺术特色:《误佳期 偶作》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词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画面感,又不失音乐性和节奏感。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误佳期 偶作》成为了清代词坛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 情感表达: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他的眼中有春天的花开,但心中却充满了对爱人的思念与等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直接又含蓄,既真实又感人,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误佳期 偶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更是一首充满情感、艺术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陈维崧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情感世界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