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其二 清明后一日吴阊道中作二首

卷絮搓绵,雪满山头是纸钱。
门外桃花墙内女,寻春路,昨日子规啼血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乡子·清明后一日吴阊道中作二首》是清代陈维崧创作的一组词。下面将介绍这组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早慧,幼时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尤长于词及骈体,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作品。
  • 创作时间:这组词的创作时间为清明节后的次日,即“清明后一日吴阊道中”。此时正值春末,江南地区开始进入暮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1. 诗词原文
  • 卷絮搓绵,雪满山头是纸钱:这句描绘了春天雪后的景象,雪花覆盖的山头如同堆积着白色的纸钱。这里的“卷絮”和“搓绵”形象地描述了雪花的形状,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雪满山头是纸钱”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哀悼之情。
  • 门外桃花墙内女,寻春路,昨日子规啼血处:这句话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门外寻找春天的场景。她可能在欣赏桃花的美丽,也可能在为逝去的亲人寻找祭品。而“昨日子规啼血处”则是指昨晚子规鸟的悲鸣声回荡在这片土地上,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1. 诗词赏析
  • 艺术手法:陈维崧在这组词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例如,“雪满山头是纸钱”这一景象不仅美丽,更有一种深深的哀愁,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投入。
  • 情感表达:这组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诗中的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通过对《南乡子·清明后一日吴阊道中作二首》的创作背景、原文及其赏析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组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也是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一次精彩展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