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 偶记

春漠漠,雨疏疏,绮窗偷访薛涛居。
凝情低咏年时句,人在东风二月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桂殿秋 偶记》的诗意与情感

《桂殿秋 偶记》是清代文学家陈维崧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以春天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及内心感受的表达。

这首诗开篇便描绘出一片朦胧而宁静的春日景象——漠漠春雨,疏疏细雨如同轻柔的丝线,悄然无声地织就一幅淡雅的春画。在这幽静中,诗人巧妙地通过“绮窗偷访薛涛居”这一细节,勾勒出一种隐秘且充满期待的心情。他不仅仅是在探访一个居住之所,更像是在探寻那些被岁月雕琢后更加醇厚的文化韵味。

紧接着,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用“凝情低咏年时句”来形容自己对于古人诗句的深刻体会和感悟。这种感悟不仅是对语言美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和慰藉。诗人通过对古代诗词的吟咏,不仅加深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传统美德的尊崇。

诗中“人在东风二月初”一句,既是时间上的具体描写,也是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东风象征着温暖和生长的力量,二月则代表着新生的季节,这样的结尾既呼应了开篇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觉醒和成长。

整首《桂殿秋 偶记》,无论是其精巧的语言,还是深邃的主题,都展现了陈维崧作为一位文人骚客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