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潘同年 四梅花屋图(甲申)

吾乡有奇士,性情妙于仙。
万花不在眼,独与梅有缘。
手种四株树,树树皆华妍。
偶然山月到,清影堕婵娟。
诗人当此时,徘徊思渺然。
两心结深契,人花俱不眠。
我欲访佳景,开樽待何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潘同年四梅花屋图甲申》是元代诗人陈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春天观赏梅花,并邀请友人一同赏梅的情景。通过描绘梅花的盛开和友人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友人的珍视之情。

诗歌以“题潘同年四梅花屋图甲申”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这里的“潘同年”指的是作者的朋友潘之恒,而“四梅花屋图”则是指一幅描绘四株梅花的画作。整句诗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

诗人以“雪里开花不厌久,水边映影欲留春”两句作为铺垫,为接下来的观花赏景作了铺垫。这里的“雪里开花”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冰雪中依然能够绽放的美丽景象,而“水边映影”则形容了梅花在水中倒影的美丽画面。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形态,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诗人以“东山老友知心处,南陌幽人共话时”两句作为过渡,将观花赏景与友情相联系。这里的“东山老友”指作者的朋友潘之恒,而“南陌幽人”则是指作者自己。通过描绘两人在共同欣赏梅花时的愉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诗人以“一尊芳酒聊为寿,千树繁英自作春”两句作为高潮,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这里的“芳酒”象征着美好的祝福,而“繁英自作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生命力的赞美。通过这两联诗句,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人以“何须更上三清阁,我辈风流已足身”作为结尾,再次强调了诗歌的主题。这里的“三清阁”指的是道教的仙境,而“风流已足身”则是指诗人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才华和魅力。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题潘同年四梅花屋图甲申》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形态和诗人与好友共同赏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友情的珍惜之情。同时,诗歌还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人生理想,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