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蕲水义园感赋 其二 (甲申)

黄蒿长没人,一碑断如臼。
数字聊可辨,题曰官氏母。
汝族有大贤,其名为剑叟。
清风被一乡,令德难为后。
我昔拜遗阡,零落残僧守。
青山本无名,附托长不朽。
母也汝何人,生为大家妇。
徒留一片石,懿行湮已久。
感此意茫茫,谁者为上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祭蕲水义园感赋 其二(甲申)》是清代文学家陈沆所作的一首古诗。陈沆,字元照,号愚公,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学者和文人,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祭蕲水义园感赋》通过描述一个古老的墓地,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和对逝去先人的怀念。

在这首诗中,陈沆描述了白塔寺东、妙乘庵侧的义园,这个园地在辛酉大水之后几乎被淹没。诗人在枣树下发现了一个小碑,上面仅存“官门先母王氏男济民”九个字。这九个字虽然简短,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敬意和哀思。据传济民曾做过主簿,而剑叟则是一个与济民无关的人物。

《祭蕲水义园感赋 其二(甲申)》不仅描绘了一幅古代义园的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家族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先人的一种缅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古代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意义,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祭蕲水义园感赋 其二(甲申)》是陈沆对传统文化的一份深情礼赞,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追忆。这首诗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