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蒿长没人,一碑断如臼。
数字聊可辨,题曰官氏母。
汝族有大贤,其名为剑叟。
清风被一乡,令德难为后。
我昔拜遗阡,零落残僧守。
青山本无名,附托长不朽。
母也汝何人,生为大家妇。
徒留一片石,懿行湮已久。
感此意茫茫,谁者为上寿。
【注释】:
1、祭蕲水义园感赋 其二 (甲申):指作者在蕲水祭拜义园的诗作。
2、黄蒿长没人:黄蒿,一种植物,生长于荒野。长没人,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3、一碑断如臼:碑,石碑;断,断开;臼,石器。碑像臼一样断裂。
4、数字聊可辨:数字,这里指文字。可辨,可以辨认。
5、题曰官氏母:题,书写。曰,说。官氏母,即官氏之母。
6、汝族有大贤,其名为剑叟:汝族,你的家族。大贤,有大德的贤人。其名,他的名字叫。剑叟,以剑为家的人,也比喻有才德的人。
7、清风被一乡:清风,比喻清高的品格。被,覆盖或影响。一乡,一个乡村。
8、令德难为后:令德,好的品德。难为后,难以继承。
9、我昔拜遗阡:遗阡,已故者的墓穴。
10、零落残僧守:零落,凋零零落。残僧,残破的僧人。守,看守。
11、青山本无名:青山,山。无名,没有名称,指自然景物。
12、附托长不朽:附托,依附寄托。长不朽,永远不灭。
13、母也汝何人:母也,你的母亲。汝,你的。何人,什么人。
14、生为大家妇:大家,指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大家妇,大家的女儿。
15、徒留一片石:徒留,白白留下。一片石,一块石头。
16、懿行湮已久:懿行,美德的品行。湮,埋没。久,长久。
17、感此意茫茫:感此,因为此事而感到。意,意思,心情。茫,迷茫,模糊不清。
18、谁者为上寿:上寿,最高的寿命。谁者,哪个人。
【赏析】:
《祭蕲水义园感赋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两首诗是陆游在蕲水祭奠义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义园主人以及那些有德行之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黄蒿长没人,一碑断如臼”描绘了义园的荒凉景象,黄蒿满地无人问津,只有一块断裂的石碑孤独地立在那里。这里的“黄蒿长没人”,形象地描绘出义园的凄凉景象,让人联想到这片土地曾经有过的繁华。同时,“一碑断如臼”则进一步突出了这块石碑的破旧和孤独,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
接下来两句“数字聊可辨,题曰官氏母”,描述了石碑上的文字虽然有些磨损,但仍可辨认出“官氏母”三字,这是对义园主人名字的一种猜测。这两句既体现了陆游对于文字的敏感和关注,也展现了他对义园主人身份的好奇和探究心理。
第三句“汝族有大贤,其名为剑叟”直接点明了义园主人的身份——一位具有大智慧和才能的贤人,他的名字被称为“剑叟”。这不仅是对义园主人的赞美,也反映了陆游对这位贤人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清风被一乡,令德难为后”“我昔拜遗阡”“徒留一片石”,则是陆游对义园以及那位贤人的评价和感慨。他认为那位贤人如同清风般影响着整个乡村的风气,其美好的品德更是难以为继。同时,他也回忆起自己曾经拜谒过那位贤人留下的墓地,感叹那些美好的记忆已经消逝无踪。最后两句“感此意茫茫,谁者为上寿”则表达了他对这位贤人以及所有有德行之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义园的景象和表达自己对此的情感,表达了对有德行之人的尊重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