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四日峗少尹招集同人于洞庭庙避暑午间大雨诗以志喜(辛未)

乾风吹人夜不睡,晨兴见日汗流背。
贤哉少公无俗心,载榼招邀江上寺。
寺门开对洞庭湖,疏牖四辟风来徐。
我欲借取洞庭水,一半作雨苏禾枯。
一半化为酒入壶,解衣痛饮烦苛除。
雨来雨来万人跃,雨犹未来声先作。
砉然堕地雷电俱,天影湖光怒相搏。
远村冥冥尽化烟,回头不见临江郭。
欢声雨声两莫分,至是始信天心仁。
先时岂惜一滴水,非旱不显神功神。
须臾雨止江澄碧,天半湿云纷委积。
东湖老龙抱云归,掉尾犹作跳珠白。
主人劝客重举杯,两岸相对青山开。
濯足江头不归去,待取片月凌波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月四日峗少尹招集同人于洞庭庙避暑午间大雨诗以志喜(辛未)》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湖南避难期间,与同僚一起在洞庭湖边避暑的情景。当时正午时分,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作者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六月四日望,雨歇山满川。
蒸暑散炎毒,清江泻涟漪。
峗少尹所止,高斋临上陂。
坐使群英聚,共此凉夜时。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湖南地区的深厚感情。他在那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许多历史变迁,也见证了许多英雄豪杰的诞生。他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希望它能够永远繁荣昌盛。

杜甫还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危机。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诗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