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风吹人夜不睡,晨兴见日汗流背。
贤哉少公无俗心,载榼招邀江上寺。
寺门开对洞庭湖,疏牖四辟风来徐。
我欲借取洞庭水,一半作雨苏禾枯。
一半化为酒入壶,解衣痛饮烦苛除。
雨来雨来万人跃,雨犹未来声先作。
砉然堕地雷电俱,天影湖光怒相搏。
远村冥冥尽化烟,回头不见临江郭。
欢声雨声两莫分,至是始信天心仁。
先时岂惜一滴水,非旱不显神功神。
须臾雨止江澄碧,天半湿云纷委积。
东湖老龙抱云归,掉尾犹作跳珠白。
主人劝客重举杯,两岸相对青山开。
濯足江头不归去,待取片月凌波来。
【注释】
六月四日:指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即夏至。
峗少尹:名不详,北宋诗人,字子美。《能改斋漫录·记叙文》引《宋史·李焘传》云:“李焘为《续资治通鉴长编》,多采元丰以后事,其自序曰:‘余既成书,而元祐诸贤所上者犹未尽也,故敢补之’。……又言‘少游在朝时,尝以《春秋》事质于余,余因取《左传》所载及唐、虞、三代以来事类之,凡百二十篇’。”此诗当为李焘作。
同人:同僚朋友。
暑热已退:天气转凉了。
乾风:指夏天吹来的强风。
“贤哉”二句:称赞峗少尹无世俗之心。
载榼(kè)招邀:载酒邀请。榼,一种盛酒的器物。
寺门:寺庙的门。
疏牖(yǒu)四辟:打开窗户,让清风徐徐吹来。疏,通“疏”。牖,窗。
洞庭水:指洞庭湖的水。
一半:指湖水的一半容量。
借取:借用。
雨苏禾枯:使干枯的禾苗得到水分滋润而重新发芽抽穗。
烦苛:烦琐繁琐。
雷电俱:电闪雷鸣交加。俱,全;都。
天影湖光怒相搏:天空与湖光相互碰撞。
冥冥:昏昏暗暗的样子。
万人跃:成千上万的人欢呼跳跃。
天心仁:上天的心地是仁慈的。
岂:何,哪里。
旱不显神功神:没有干旱,就不会显示上天的神功神迹。
须臾雨止:顷刻间,雨就停了。须臾,一会儿。
江澄碧:江水变得清澈碧绿。
湿云:带雨的云朵。
老龙:指龙王。
抱云归:把带雨的云彩抱在怀中。
掉尾:龙尾摆动。
跳珠白: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从空中降落。
主人劝客:寺庙的主人劝客人再举杯畅饮。
片月凌波来:形容月亮倒映在水面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当时作者任秘书丞,在京城任职。据《东坡志林》记载,李焘曾向作者索取《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稿本,作者将所撰部分交付他。李焘后来写了一首《续资治通鉴长编后序》,对这件事进行了回忆和评论。李焘在这篇《后序》里说,他在担任集贤校理等官职的时候,经常到中书省去查阅文件,有时还亲自抄写,并请求宰相推荐一些有才学的学者给他做助手,以便整理这些资料。宰相张方平推荐了李焘的弟弟李迒、李脡和赵挺之的儿子赵汝愚等人给皇帝,于是皇帝任命他们为馆伴官,负责接待外国来宾和处理有关外交事务的事。李焘因此得以经常与外宾们接触,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这使他大开眼界。他把这些所见所闻写成文章,加以评论,这就是后来人们看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在这篇《后序》里还谈到他的哥哥李焘曾在朝廷任职,后来被贬谪到郴州(今属湖南)去了。这时他已经去世,所以不能为他说话。李焘的这段话,表明了他对哥哥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