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命赋二首 其一 赁屋叹(庚午)

有田数亩河西渡,有屋最近先人墓。
十年抛却山中云,却向长沙赁屋住。
长沙富儿屋作田,大屋月租一万钱。
穷官无钱住不得,入门屡遭屋主逼。
有时拍案怒且嗔,惊我燕雏出复匿。
主人索钱不足怪,其如旅人甚矣惫。
两月还君一月租,三年累我千金债。
吁嗟乎,赁屋艰于买屋居,私逋逼迫如公逋。
信知穷客不可作,何不归去料理田中庐。
吁嗟乎,世间寒士贫无屋,每逢风雨冻折足。
今我赁屋有屋居,日受逼迫犹为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人命赋·赁屋叹(庚午)》是唐代诗人陈沆的作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学价值:

  1. 作者简介
  • 陈沆,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而著称。
  • 在《六人命赋》中,他的笔触细腻,情感丰富,展现了他对生活深刻的观察和感悟。
  1. 诗词原文
  • 有田数亩河西渡,有屋最近先人墓。
  • 十年抛却山中云,却向长沙赁屋住。
  • 长沙富儿屋作田,大屋月租一万钱。
  1. 诗意赏析
  • “有田数亩河西渡,有屋最近先人墓。”: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拥有的田园风光与住所位置,表达了他对于土地与祖先墓地的情感依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十年抛却山中云,却向长沙赁屋住。”:此句反映了诗人的生活转变,从自然宁静的山林走向都市喧嚣的街市,体现了社会变迁和个人抉择的双重影响。
  • “长沙富儿屋作田,大屋月租一万钱。”:此句揭示了诗人面临的现实困境,即为了生计而不得不租房居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经济压力。

《六人命赋·赁屋叹(庚午)》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遭遇和感慨的诗作,它同样承载着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还能从中汲取面对困难时坚持与乐观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