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拜东坡笠屐像(乙亥)

如此江山不负公,千年笠屐认元丰。
徘徊不见鹤孤下,暮色苍然来向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堂拜东坡笠屐像》是南宋文学家杨万里的一篇散文,收录于《诚斋集》。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在绍兴期间,拜访了好友李公麟(即李伯时),并观赏了他收藏的苏轼遗物——东坡笠屐像。通过这次拜见,文章表达了对苏轼人格、学问和书法艺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宋代文化传统的认同。

在文章中,“雪堂”指的是李公麟家中的书房或客厅,因为苏轼有“雪堂”之称。“笠屐像”则是指苏轼的一件文物,即他的帽子和木屐。这两件物品不仅体现了苏轼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人格修养。

文章通过对这两件物品的描述,展现了苏轼的艺术成就,同时表达了对这位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作品传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前辈大师的尊敬。

在现代文学中,《雪堂拜东坡笠屐像》这样的作品往往被用作研究宋代文人生活、书画艺术及文化交流的素材。它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