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过采石江吊太白(戊寅)

公竟不相待,大江吾独东。
却看山月色,相送水声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夜过采石江吊太白》是诗人陈沆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和对其诗歌才华的钦佩。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背景:陈沆,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一代文宗”,学识渊博,为清代“古赋四大家”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以淡泊雅致著称,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此外,他还著有《诗比兴笺》《简学斋诗存》《简学斋诗删》等,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实力和独特风格。
  2. 诗歌原文:公竟不相待,大江吾独东。却看山月色,相送水声中。
  3. 诗歌鉴赏: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江边独自行走的情景,他望着月亮,听着流水声,心中充满了对李白的怀念和敬仰。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自我感悟和心灵交流,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4. 诗歌评价: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成功地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晚,让人仿佛置身于长江之滨,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因此,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月夜过采石江吊太白》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经典诗歌,它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