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渡清河口(甲申)

霜满征鞍月在西,梦回村落乱鸣鸡。
地连大泽龙蛇蛰,天入黄河草木低。
堪叹水乡多弃土,可怜民命在危堤。
愧无揽辔澄清志,多事晨风快马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渡清河口》是清代诗人陈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陈沆,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他的诗作中流露出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同情,其诗歌创作受到宋明理学的影响,尤其工于五言古诗。

在《晓渡清河口》这首诗中,陈沆描绘了一个冬日清晨渡河的场景。霜雪覆盖了征人的鞍马,月亮挂在西方的天空,伴随着远处村落鸡鸣声的乱响,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寂寥的氛围。大泽之中,龙蛇沉睡,而黄河之边草木低垂,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水乡多弃土与民众生命安全的担忧。

诗中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状况,还体现了作者本人的政治抱负。面对国家治理的复杂局面,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揽辔澄清志向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多事晨风快马蹄的畅想。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晓渡清河口》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晓渡清河口》不仅是陈沆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及其反映的社会现实,还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