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佳节与秋宜,算到重阳欲暮时。
为怕登山生远恨,转教闭户索新诗。
疏窗纸薄风常聚,老树声多雨不知。
见说东家丛菊好,可能相饷一枝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年佳节与秋宜,算到重阳欲暮时。
为怕登山生远恨,转教闭户索新诗。
疏窗纸薄风常聚,老树声多雨不知。
见说东家丛菊好,可能相饷一枝枝。
“重阳寓斋遣病(甲申)”是陈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在疾病中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在这首诗中,陈沆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与不安。首句“昼夜惊一缕”便透露出诗人因白发而日日夜夜感到惊异的心情。接下来“渐及鬓与须”,进一步描绘了白发逐渐增多的情境,这不仅是时间流逝的见证,也是生命走向衰老的象征。陈沆通过这样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和人生的无奈。
陈沆在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陕人对他的爱戴和欢迎与他因病致仕、远离政治中心的状态进行了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他的个人境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他的态度及其影响力。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展现,同时也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陈沆的诗中还蕴含着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白发的描写和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他也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即使身处困境之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仅为诗歌增添了更多情感色彩,也让读者从中汲取到了生活的动力和勇气。
《重阳寓斋遣病(甲申)》这首诗不仅是陈沆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生命、时间和自然规律的一种深刻反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不断研究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