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溷城市,幽性故依然。
路借红阑曲,门迎绿竹偏。
肯容高土卧,深爱主人贤。
我亦耽奇者,来观幕府莲。
乙亥六月应兰台观察之召携舍弟读书燕支山赋诗二章呈幕中诸君子 其一 (甲申)
介绍
乙亥六月,应兰台观察之召,携舍弟读书燕支山赋诗二章呈幕中诸君子 其一 (甲申)是一首出自《登燕支山谒昭君祠》的古诗词。
丙辰岁,予东出关,始得艾子微之书,其言与余异日抵长安时事略同。至都之日,始闻道旧之人云:“元和以来天子威棱肃然,天下幸甚,小臣何幸,独不得从游其间?”方是时,予亦闻而笑曰:“今世儒者多称述前世以自广耳,岂有如我辈所遭者乎?吾尝见唐明皇、肃宗、代宗之事,又见元丰、天禧间事,虽若相似,皆足以为戒也。”
夫开元之际,天子英特奋发,故贤相辅国,名将效命,文质彬彬,风教大行,四方宁谧,百姓乐业。及肃宗即位,始用房琯,而张九龄为丞相,李林甫为宰相。林甫既欲媚上,而畏其大臣,乃引奸邪小人与之并列。及代宗立,而李辅国擅宠于禁中,王缙、吉温用事于政府。由是天子威权内移于宦者之手,政令不由庙堂而行于藩镇。是以天下之势,一分为三。于是肃宗、代宗之间,不能无隙;而肃宗、德宗之际,不能无隙。故安禄山得以潜畜骄豪,窥伺间隙。及其发愤肆逆,祸起萧墙之内,而天下瓦解。
夫肃宗不任贤相,而信谗嫉能,此所以失天下也。代宗不纳忠谏,而又昵近小人,此所以丧天下也。至于德宗,始倚任裴延龄、崔明洞辈以为腹心耳目,而忌李泌、韩皋等以取去。及朱泚盗兵兴,乘舆播迁,而天下已乱矣。故曰:“人不自敬,则人道灭。家不自修,则门户败。国不自彊,则社稷危。”此易之所谓“履霜坚冰至”者也。
予自贞元初谪居江陵来,凡十余年,常思朝廷政事之得失,及前代之废兴,因作《新史》十篇、《集》二十卷、《策》五卷。又《旧史》一百三十卷成于元和二年,明年三月奏之。又明年九月,天子始诏百官详定其事。明年五月,书成。十月,御笔除史官修撰。《旧史》本纪十二,列传七十,别传四十,载记三十,共一千二百四十二卷。
呜呼!史氏之道,不可以虚诬毁誉,不可以私载自己取舍。盖《春秋》之义,原直掩恶而褒善贬恶,不录贼而书弑。予既为史官,虽不能必尽其道,然所载善恶是非,不敢不尽其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