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湘阴哭一峰姊丈 其二 (辛未)

伏前与子别,别后病才生。
所恃年方富,虽闻信不惊。
三秋传死耗,一哭尽交情。
白马来千里,深惭范巨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到湘阴哭一峯姊丈 其二(辛未)》是唐代诗人陈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人生体验,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友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诗歌原文
    到此心先痛,湘云惨不开。
    是君魂断处,逢我岁寒来。
    往事如春梦,残灯忽夜台。

  2. 作者简介
    陈沆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其文学成就在唐代颇负盛名。他的诗作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哲理见长,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陈沆的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作品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状态。

  3. 诗歌鉴赏

  • 首联“到此心先痛,湘云惨不开。”: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因失去亲人而感到极度悲痛的心情。湘云,即湖南长沙的别称,这里借指湘阴,暗示了地点与情绪的紧密联系。
  • 颔联“是君魂断处,逢我岁寒来。”:此联表达了作者与故人分别后,每逢寒冷季节便思念不已的情感。”是君”指故人,”魂断”则表示深深的哀思和无法割舍的怀念。
  • 颈联“往事如春梦,残灯忽夜台。”:通过对比“往事”与“夜台”,诗人展现了对逝去之人的追忆与缅怀。”夜台”通常指墓地或死后的世界,这里用来形容对亡者的怀念之情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难以捉摸。
  1.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已故亲属的深切悼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了人在面对生死、离别时所承受的巨大情感压力和心理变化。

  2.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诗中通过“湘云”、“夜台”等意象构建了一种幽深、凄美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不舍。
  • 情感表达:诗人真挚而细腻地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感受,情感真挚动人。
  • 语言运用: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有力,尤其是对“湘云”、“夜台”等象征性词汇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到湘阴哭一峯姊丈 其二(辛未)》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逝去亲友的无限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美,还能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