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前与子别,别后病才生。
所恃年方富,虽闻信不惊。
三秋传死耗,一哭尽交情。
白马来千里,深惭范巨卿。
伏前与子别,别后病才生。
所恃年方富,虽闻信不惊。三秋传死耗,一哭尽交情。白马来千里,深惭范巨卿。
注释:
- 伏前与子别:在之前与你分别。
- 别后病才生:分别之后,我才生病。
- 所恃年方富:我依赖的年纪还正当壮年。
- 虽闻信不惊:即使听到这个消息也不会感到惊讶。
- 三秋传死耗:三年中多次传来去世的消息。
- 一哭尽交情:一哭之间,所有的情谊都表达出来了。
- 白马来千里:千里之外的白马使者到来。
- 深惭范巨卿:深深地惭愧于范巨卿的高尚品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沆的作品《到湘阴哭一峰姊丈 其二 (辛未)》中的第二首。全诗共八句,通过叙述作者与友人的离别、重逢以及最终的悲伤和自责,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伏前与子别”点明了与友人离别的场景,紧接着“别后病才生”表达了分别之后的孤独与寂寞。这种情感的转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所恃年方富,虽闻信不惊”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即使面对死亡的消息,也显得毫不在意。这两句诗体现了友谊的深厚和坚强。
接下来的“三秋传死耗,一哭尽交情”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对友情的极致体现。这里提到的“三秋”指的是三年的时间,而“死耗”则是指关于朋友去世的消息。作者在这三年中不断地听到关于朋友的消息,却始终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直到最后一次见到朋友的那一刻,所有的情感都在一哭之中得到了释放。
最后两句“白马来千里,深惭范巨卿”则将故事带到了高潮。这里的“白马”象征着远方的消息,而“范巨卿”则是古代的一个高官,这里可能暗指范蠡,即范蠡在得到信息后又回到越国治理国家,不被外界干扰。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范蠡那种不为外界所动、坚持自己信仰的高尚品质的敬佩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愧疚之情——他因为未能及时赶到朋友身边而感到深深的自责。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简单事件的描述,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心境变化,也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