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山即事

海外新沙井字格,万条沟水万条陌。
芦花满目太苍茫,百载桑田地初辟。
水中筑屋类浮舟,芦壁茅堂环小沟。
沟外锄田田护宅,星分棋布大荒陬。
一日双餐麦糜食,高梁黍稷并相餩。
莫嫌粗粝难下咽,力倍南人健脚力。
奔腾掀播独轮车,愁煞相冲误堕渠。
晴日骄阳忧太酷,阴云又虑湿尘袪。
民心狉獉能知辱,士好廉隅多款曲。
尚气每多成讼端,破家毁宅连亲属。
吾家泛宅一逾年,初喜民情弱可怜。
黑夜鸣锣阻捐产,温纯风俗亦移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师山即事》是清代的文学作品,作者是陈式金。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陈式金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作多描写边疆风光,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地域色彩。同时,他在描绘自然景观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感慨和思考,使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富含哲理性。
  2. 作品内容:《师山即事》描绘了作者亲历师山地区的所见所闻。作品开篇便以“海外新沙井字格”引入,形容师山地理位置偏远且复杂。随后,通过“芦花满目太苍茫”、“水中筑屋类浮舟”等诗句,展示了当地自然环境的壮阔与荒凉。诗中还提到了当地的农耕生活,如“锄田田护宅”、“高梁黍稷并相餩”,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田园牧歌的景象。
  3. 艺术特色:该作品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朴素而真实的风格,以及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中的自然景物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如“水中筑屋类浮舟”不仅描述了建筑的方式,还隐喻了人生的漂泊不定。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使得《师山即事》不仅仅是一篇描写边疆风情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文学作品。
  4. 历史影响:《师山即事》在当时以及后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被广泛传颂为描述边疆生活的佳作,还被视为研究清代文学、边疆文化的重要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诗不仅在文人之间广为流传,也在后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师山即事》不仅是陈式金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描绘,更是对边疆生活的深刻反思和真实记录。其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性,更在于其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师山即事》作为清代文学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其影响力延续至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