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神•赠珏闇

正废池、乔木春光浅。
费商量、好鸟枝头千万啭。
年华逝水流萍,梦影天涯远。
问辽东、鹤羽归来情何限。
说不尽,关山怨。
付残拍、重摘清波遍。
枯桐语,歌又泣,酒阵轻排遣。
料依然、新亭斜日,沧海孤舟,自倚危阑,望损江南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祭天神•赠珏闇》是近现代诗人陈匪石创作的一首古诗

《祭天神•赠珏闇》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池苑的画面,通过对比废池与乔木、好鸟与流水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引出对辽远他乡和亲人的思念,表达了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连结。

诗中“正废池、乔木春光浅”展现了废池旁的乔木在春光中显得有些苍老和憔悴,而好鸟则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视觉上,还深刻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进一步,诗人通过“年华逝水流萍,梦影天涯远”来表达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伤以及对遥远地方亲人的牵挂。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问句和叹息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奈:“问辽东、鹤羽归来情何限”,“说不尽,关山怨”。这些句子透露出诗人对于远离家乡的亲人和无法言说的苦楚的深刻感受。同时,诗尾的“付残拍、重摘清波遍”,以及“枯桐语,歌又泣”两句,则通过音乐与酒会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在孤独与失意时的排遣方式,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陈匪石的《祭天神•赠珏闇》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与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清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人们反复品味与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