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垂训几多年,惟有先生得奥玄。
诊脉神超三九候,调方义贯万千篇。
活人妙诀时时用,济世真言代代传。
更喜萱帏康健在,莱衣绚彩药陶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岐黄垂训几多年,惟有先生得奥玄。
诊脉神超三九候,调方义贯万千篇。
活人妙诀时时用,济世真言代代传。
更喜萱帏康健在,莱衣绚彩药陶然。
《和张树筠先生咏怀二首其一》是清代文学家郑燮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树筠深沉而热烈的怀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郑燮(1693-1766) ,字克柔,一字板桥,号板桥老人,浙江绍兴人。他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郑燮的诗作多反映了其对自然美、社会不公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他的诗作既有豪放的气概,又不乏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中的“张树筠先生”,即是指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张树楠,字子翼,号树筠,山东曲阜人。张树楠在清代文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其作品深受后辈学者的敬仰。郑燮与张树楠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两人相互唱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郑燮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用“秋风起”开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他又以“寒鸦啼”作为画面的点缀,增添了一份悲凉之感。最后,他以“孤村远水空濛濛”作为全诗的收尾,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去后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