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磬山寺

山色澹空翠,飒然生晚凉。
花林隐精舍,藓壁下残阳。
夜静疏钟发,泉流曲涧长。
鬓丝禅榻旁,无隐木樨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磬山寺》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

《宿磬山寺》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夜晚的静谧与幽美,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转变和升华。诗中“山色澹空翠,飒然生晚凉”两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清新而幽静,给人一种清凉之感,仿佛山林中的凉爽之气能穿透人心。颔联“花林隐精舍,藓壁下残阳”则进一步刻画了寺庙周围的景致,花朵掩映在树林之中,墙壁上苔藓斑驳,夕阳余晖洒落其中。颈联“夜静疏钟发,泉流曲涧长”表达了夜深人静时寺内传来的钟声悠扬,泉水在曲折的小溪中流淌。尾联“鬓丝禅榻旁,无隐木樨香”描写了诗人坐在禅榻旁边,周围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气。

陈经在清代创作了这首清词,其意境与贾岛的《宿山寺》相呼应,展示了同一主题下不同时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情感体验。两首作品虽相隔数百年,却都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宿磬山寺》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和宗教宁静的诗歌,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难得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大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