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咏五

梅花春早。
雪花春好,色色迷离都有。
问年刚是月团圞,想初二、初三时候。
丁丁漏急。
鼕鼕鼓绝,教擘藏钩纤手。
移家船上肯同吾,算只少、个侬一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鹊桥仙·咏五》是一首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与黄庭坚、晁补之、李清照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词创作广泛涉及爱情、山水、历史等多个领域,尤以婉约派风格著称。
  2. 作品原文及翻译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 主题思想:该词上片写牛郎织女的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词人歌颂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4. 艺术特色:这首《鹊桥仙·咏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而真挚。尤其是词中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一句,更是成为千古绝唱。
  5. 文化影响:《鹊桥仙·咏五》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和文学家都曾以此为灵感,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篇和文章,进一步弘扬了七夕节的传统文化和爱情故事的浪漫色彩。

《鹊桥仙·咏五》不仅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牛郎织女故事的艺术再现,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坚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