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玉谁温。
熏笼倚遍,难熨啼痕。
蜡凤犹明,檐鸦未起,还算黄昏。
有人曾隔中门。
只许见、朝来面匀。
帘柙垂时,剪刀放了,各自销魂。
柳梢青 题斜倚薰笼坐到明仕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柳梢青·题斜倚薰笼坐到明仕女》是一首清代诗人郭麟的古诗。《柳梢青·题斜倚薰笼坐到明仕女》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仕女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柳梢青·题斜倚薰笼坐到明仕女》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郭麟。郭麟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他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赞赏。
诗的原文:《柳梢青·题斜倚薰笼坐到明仕女》全文如下:皴玉谁温。熏笼倚遍,难熨啼痕。蜡凤犹明,檐鸦未起,还算黄昏。
诗歌赏析:这首古诗以“题斜倚薰笼坐到明仕女”为题,描写了一个女子斜倚薰笼,直到天色渐亮的情景。诗中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姿态,还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同情和怜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动作的细腻刻画,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艺术特色:郭麟的诗歌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独特,他的诗歌常常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在《柳梢青·题斜倚薰笼坐到明仕女》中,诗人通过对仕女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柳梢青·题斜倚薰笼坐到明仕女》不仅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