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玉谁温。
熏笼倚遍,难熨啼痕。
蜡凤犹明,檐鸦未起,还算黄昏。
有人曾隔中门。
只许见、朝来面匀。
帘柙垂时,剪刀放了,各自销魂。
斜倚薰笼坐到明,仕女。
皴玉谁温。
熏笼倚遍,难熨啼痕。
蜡凤犹明,檐鸦未起,还算黄昏。
有人曾隔中门。
只许见、朝来面匀。
帘柙垂时,剪刀放了,各自销魂。
柳梢青 题斜倚薰笼坐到明仕女
诗句释义:
- 柳梢青:这是词调名,属于词牌名,是古代诗词的格式之一。
- 题斜倚薰笼坐到明:在斜着身子倚靠着熏笼(一种用香草制成的取暖器具)坐到天明。
- 仕女:这里指的是一位穿着华丽衣服的女性。
译文:
斜着身子靠在熏笼上坐到天亮,一位穿着华丽衣服的女性。
熏笼被倚靠着,但难以温暖她的泪水。
蜡烛燃烧的凤凰仍然明亮,屋檐上的乌鸦尚未升起,还算是黄昏之时。
曾经有人隔着中门相见,只能看见她早上化好妆的样子。
放下了垂下的帘子时,剪刀已经放下,各自沉浸在相思之中。
关键词注释:
- 柳梢青:古代诗词的一种格式,词牌名。
- 题斜倚薰笼坐到明:斜靠着熏笼直到天明。
- 仕女:这里指代一位女性角色。
- 皱:此处形容女性的妆容或肌肤。
- 颦:此处指女性的皱眉或哭泣。
- 啼痕:泪水的痕迹。
- 蜡凤:指点燃了蜡烛的凤凰形状的灯罩,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檐鸦:指屋檐下停歇的乌鸦,可能寓意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 中门:古代建筑中的正门,象征家的中心和重要的位置。
- 帘柙垂时:放下了垂下的帘子,可能是为了遮光或遮挡外界视线。
- 剪刀放了:剪刀被放下,可能意味着不再需要化妆,或者是为了某种特定的仪式或庆典。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穿着华丽衣服的女性在斜着身子倚靠着熏笼坐到天亮的情景。通过使用“皴玉”一词来形容女性肌肤的细腻和美丽,以及“颦”来描述她的皱眉或哭泣,展现了她内心的悲伤和无助。同时,“蜡凤”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而“檐鸦”则暗示着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最后,“中门”和“帘柙垂时”等词汇的使用,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这个女性深深的同情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