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幡不禁封姨恼。碧纱窗里春寒峭。
雏燕落风前。嗔人不卷帘。
踏青南陌路。又把佳期误。
寒食杏花天。魂销似去年。

【注释】

①花幡:指花枝。封姨:传说中能飞的仙女名。恼:使……恼怒。碧纱窗:用绿色的纱做窗,形容春天的景物。

②雏燕:小燕子。嗔(chēn)人:责怪人。

③踏青:春游。南陌:城南小路,泛指郊外。期:约会的时间、日子。

④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节。

⑤杏花天:指杏花盛开的天气。魂销:形容极度伤感。

【赏析】

此词是作者于清明时节所写的一组闺情词。上片写春寒逼人,闺中少女因春寒而愁怨,又因春寒而对出外踏青的人有所责怪;下片写春寒逼人,闺中少女思念亲人,又因春寒而更觉凄清,以至伤心欲绝,魂消意尽。全词以“春寒”为中心,抒发了闺中少妇伤春怀亲的情怀。

起首两句写春寒逼人,花幡招风,使出嫁多年的闺中少女感到烦恼。“不禁”二字写出她无法摆脱春寒的困扰。“碧纱窗里春寒峭”,“碧纱窗”即绿色的纱窗子,“峭”字写出春寒的刺骨之威。

三、四两句写闺中少女对出门踏青人的责备。“雏燕落风前”,写春风扑面,雏燕乱舞,使闺中少女感到十分不舒适。“嗔人不卷帘”,则表明她对出门踏青者不满,埋怨他不该把帘子放下来,使春风透进室内,加剧了室内的寒冷。这里,闺中少女的心理活动被刻画得细腻生动。

五、六句写闺中少女对出外踏青人的思念与担忧。在“踏青”之前,她曾设想过踏青归来时的情景,但“佳期”已误,使她失望至极。“又把”二字写出她对踏青人归期的怀疑与担心,而“寒食杏花天”,则暗示了她对踏青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写春寒逼人,闺中少女思念亲人,以致伤心欲绝,魂消意尽。“魂销”二字写出她的极度伤感。“似去年”表明这种伤感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而是年复一年地发生,从而突出其深重的哀愁。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年轻女子的形象及心理活动,表现了闺中少女伤春怀亲的深情苦绪。全词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自然,不加藻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