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澄寒水。
渐浸入玉阶,冷清清地。
一个愁人独自,披衣夜起。
小窗瘦影初斜矣,怕难禁、清寒如此。
梅花阁下,芦花帘外,那人睡未。
此际遣怀无计。
况残砧邻篴,一时俱至。
独立闲庭,惹起几番心事。
孤鸿吊影霜天里,蓦回头、月明千里。
今宵酒醒,一声霜角,清愁而已。
【解析】
本诗题下原注:“和王仲先韵”。从“寒月”“澄澄”“清寒如此”等词来看,此词应是作者与友人的酬唱之作。词中写景抒情,以清冷之景抒发凄清之愁。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第一片“疏帘淡月寒月”,描写了一幅幽静的夜景。“疏帘淡月寒月”句意是说,在月光下,帘子显得更加稀疏,月亮也显得更加清淡、幽冷。这句词写出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感受,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第二片“渐浸入玉阶,冷清清地”,描写了一幅清冷的夜景。“渐浸入玉阶,冷清清地”句意是说,那清凉的水逐渐浸润了白玉台阶,让台阶变得异常清冷。这里通过视觉的观察,写出了诗人对夜晚景象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寂寞生活的感慨。
第三片“一个愁人独自”,“一个”指自己,“愁人”指词人自己。这两句词意思是说,在这寂静的夜晚里,只有我独自一个人,心中充满了忧愁。这里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第四片“小窗瘦影初斜矣”,描写了一幅清冷的夜景。“小窗”句意是说,小窗户的影子已经斜斜地映照在窗台上。这里通过视觉的观察,写出了诗人对夜晚景象的感受。同时,“瘦影”一词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第五片“怕难禁、清寒如此”,描写了一幅清冷的夜景。“怕难禁、清寒如此”句意是说,恐怕难以忍受这寒冷的天气,这种清冷的感觉是如此地难以忍受。这里通过语言的表达,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第六片“梅花阁下,芦花帘外”两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夜景。“梅花”二句句意是说,在梅花树的下面,隔着竹帘,可以隐约看到外面芦花飘扬的景象。这里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七片“此时遣怀无计”,描写了一幅孤寂的夜景。“此时”句意是说,在这个时刻想要排遣心中的忧愁却找不到办法。这里通过动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孤独。
第八片“况残砧邻篴,一时俱至”,描写了一幅凄凉的夜景。“况”字在这里起到了转折的作用,表示进一步强调后面的景色。“残砧邻篴,一时俱至”句意是说,这时耳边传来的是断断续续的砧声,还有邻居传来的渔樵之声,一时间都聚集在一起。这里通过听觉的观察,写出了诗人对夜晚景象的感受。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第九片“独立闲庭,惹起几番心事”两句,描写了一幅孤独的夜景。“独立”一句中的“独立”二字,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而“闲庭”则描绘出宁静祥和的环境。最后,“惹起”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这里通过环境与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奈感。
第十片“孤鸿吊影霜天里,蓦回头、月明千里”,描写了一幅凄凉的夜景。“孤鸿”二句句意是说,忽然回首间,看到那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千里江山。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之情。最后,“今宵酒醒,一声霜角,清愁而已”二句则是诗人对这次相遇的总结和感慨,表达了他对这次相聚时间的短暂和珍惜的心情。
【赏析】
《鹧鸪天·疏帘淡月寒月》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一首词作。这首词是和王仲先(字季延)所作,全词以清冷之景抒凄清之愁,情景交融,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