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题张晴崖听香图

蟾蜍寒玉,滴露珠清晓。
捣麝成尘暗香绕。
怪灵犀一点,鼻观先通,人微笑,莫是远山须扫。
书生病风手,侧盾横磨,底用微揎袖罗小。
要见玉纤纤,报堕金钗,难得露、麻姑长爪。
算我若、当筵索新题,便背上神鞭,也都判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题张晴崖听香图》是北宋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咏物词。这首词上片写张晴崖的听香环境,下片写张晴崖的听香情状。全词通过描写一个静谧而幽雅的听香场所,以及一位清心寡欲、淡泊明志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追求与向往。

原文如下:
洞仙歌·题张晴崖听香图
玉川子乘鹤去后,千载空山里。
谁见张晴崖,有客来时,长啸一声人百尺。
松间石上白云封,明月来时,还解伴君否,夜深云散月华生,香在仙人杖屦底。

注释解释:

  1. 玉川子:指晋代道士许逊,字敬之,号玉阳子,传说他乘鹤升天。
  2. 千载空山:千年后的空寂山谷,意指无人烟的地方或僻静的山林。
  3. 谁见:谁能见到。
  4. 张晴崖:指唐代诗人张祜。
  5. 长啸一声:大声地啸叫。
  6. 人百尺:形容山非常高,好像能到一百尺那样高。
  7. 白云封:形容云雾缭绕,如被白云封盖着。
  8. 明月:这里用“明月”比喻月亮。
  9. 仙人:指隐士或者神仙。
  10. 杖屦:古代隐者步行时拄着的鞋。
  11. 解:了解。
  12. 夜深:深夜。
  13. 云散月华生:云彩消散,月光照射下来,生出美丽的景色。
  14. 香在:香气还在。
  15. 仙人杖屦底:即“杖履之下”,指隐者行走的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