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寒玉,滴露珠清晓。
捣麝成尘暗香绕。
怪灵犀一点,鼻观先通,人微笑,莫是远山须扫。
书生病风手,侧盾横磨,底用微揎袖罗小。
要见玉纤纤,报堕金钗,难得露、麻姑长爪。
算我若、当筵索新题,便背上神鞭,也都判了。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洞仙歌·题张晴崖听香图》的诗意和译文:
- 蟾蜍寒玉,滴露珠清晓。
- 蟾蜍(传说中月宫里的一种动物),寒冷如玉;露珠在清晨晶莹剔透。
- 捣麝成尘暗香绕。
- 将麝香捣碎成粉末,香气弥漫,仿佛烟雾缭绕。
- 怪灵犀一点,鼻观先通。
- 奇异的是,即使是灵犀一点(即灵感突然闪现),也能让人的嗅觉最先感受到。
- 人微笑,莫是远山须扫。
- 有人微笑,可能是远处的山峰需要清理了。
- 书生病风手,侧盾横磨。
- 手中的笔生病了,因为经常侧着盾牌(可能指书桌)横着磨,导致手指受伤。
- 底用微揎袖罗小。
- 为什么还要把袖子挽起,露出手臂上的皱纹呢?这里表达了一种不满和抱怨的情感。
- 要见玉纤纤,报堕金钗,难得露、麻姑长爪。
- 想要看到你纤细的手(玉纤纤),却只能看到你的金钗掉落,真是遗憾!
- 算我若、当筵索新题,便背上神鞭,也都判了。
- 如果我要当众提出新的问题,那就背对神鞭,都无所谓了!
接下来是关键词注释:
- 蟾蜍:传说中的生物,常与月亮联系起来。
- 寒玉:冷如玉,形容事物纯净无瑕。
- 滴露珠:清晨的露水如同珍珠般晶莹。
- 灵犀一点:比喻双方心意相通,无需言语即可理解。
- 鼻观先通:嗅觉灵敏到足以感知空气中微小的变化。
- 麻姑:传说中的女仙人,以长寿著称。
- 神鞭:这里比喻权威或者地位的象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雅兴的词作。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清晨的露珠与蟾蜍相映成趣,麝香的香气弥漫四周,灵犀一触即发,人们的微笑中透露出对自然的向往,而文人则因病痛而无奈地挥舞着笔,感叹时间的流逝。整首词既展示了文人的生活情趣,又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和岁月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