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历尽,薄雪催双鬓。
半世雕虫却成闷。
问玄都观里,剩得刘郎几树桃,待他来时又尽。
往日繁华地,绣户■,佳胜一朝付灰烬。
叹南阳白水,万里旋归,城已破、萤火夜磷成阵。
何处吊王孙,姑苏台、只有麋鹿存,无人寻问。

这首诗写诗人经历了战乱之后,对往日繁华的苏州城感到惋惜。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感。

译文:历经艰险困苦,岁月如雪般催白了双鬓。半生辛劳却换来满腹的烦闷。在玄都观里,我只剩下几棵树的桃树,等待着它来时又能如何?曾经繁华的绣户庭院,如今已成废墟。叹息那南阳的白色江水,万里迢迢回归故乡,城中已破败,夜晚的萤火虫磷光成了一片。哪里有人去寻找那些王孙公子,姑苏台上只有麋鹿存在。无人寻觅。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经过战乱后有感而发的一首感慨之篇。全词以“叹”作为贯穿全篇的主线,抒发作者对昔日繁华的苏州城的怀念和感叹。

首句“艰难历尽,薄雪催双鬓”,直接点明作者经历过战争的艰苦和岁月的蹉跎,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间的感慨。接着“半世雕虫却成闷”,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压抑。这里的“雕虫”原指书法中的小技巧,但在这里也暗指作者的才华和抱负。

“问玄都观里,剩得刘郎几树桃,待他来时又尽。”则是作者对玄都观里剩下的几棵桃树产生的一种遐想。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眷恋之情,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接下来的三句“往日繁华地,绣户■,佳胜一朝付灰烬。”则是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描绘。其中,“绣户■”可能是指苏州的某个美丽庭院,而“金碧辉煌”则形容了当时的繁荣景象。然而,这种繁华景象却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让人不禁为之惋惜。

最后两句“叹息那南阳白水,万里旋归,城已破、萤火夜磷成阵。”则是对整个历史的回顾和感慨。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无奈和悲伤,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整首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感。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真挚,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