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鸣落日帝城边,节镇旌旗出使年。
雪苑寒云梁殿阙,朱仙父老宋山川。
十年水旱褰帷里,八郡疮痍画戟前。
闻说宣房烦璧马,好从河伯问桑田。

【注释】

王似鹤:名不详,中州按察副使。中州:今河南、山西一带。落日帝城边:落日,指傍晚太阳西下。帝城,即京都。

节镇旌旗出使年:节镇,指节度使的驻地。旌旗,指仪仗。使年,指出使时间。

雪苑寒云梁殿阙:雪苑,指洛阳附近的一个地名。寒云,形容天气寒冷。梁殿阙,指洛阳的宫殿。

朱仙父老宋山川:朱仙,指洛阳。父老,指百姓。宋山川,指黄河以北地区。

十年水旱褰帷里:褰帷,指掀开帐幔,表示关心。

八郡疮痍画戟前:八郡,指洛阳周边八个郡。疮痍,指战乱造成的创伤。画戟,指朝廷军队。

宣房烦璧马:宣房,是唐睿宗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烦,繁忙的意思。璧马,用玉做马形的佩饰。这里指朝廷频繁地派遣使者。

好从河伯问桑田:好,愿意。河伯,传说中的河神。桑田,传说中陆地变成稻田的样子。这里指土地的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中州一带的战乱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联“弓鸣落日帝城边,节镇旌旗出使年。”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的画面,夕阳下的京城被战争笼罩,旌旗飘扬的节度使出使远方。

颔联“雪苑寒云梁殿阙,朱仙父老宋山川。”则具体描绘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洛阳的宫殿被战火摧毁,百姓流离失所,中原地区的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颈联“十年水旱褰帷里,八郡疮痍画戟前。”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十年间连年大旱,百姓生活艰难,八郡地区满目疮痍,战争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军队战斗力也下降。

尾联“闻说宣房烦璧马,好从河伯问桑田。”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希望皇帝能够派遣使者去平息战乱,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同时,诗人还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像传说中的河神一样,看到土地变化为稻田的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