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其二 寄素君二首

小桃落尽,又春寒侧侧。
过了今年小寒食。
便莺簧怨雨,蛛网黏花,归去也,春已三分之一。
昨宵浅梦里,梦也无凭,梦里人人更无力。
软语任凭肩,低髻愁眉,是灯下、旧时颜色。
只忘却、归期约何时,犹自说高楼,杏华消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其二 寄素君二首》是清代郭麟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一段深情的爱情故事。这首词通过莺燕比翼、桃花人面等意象,展现了主人公与爱人之间无法言说的思念和渴望。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郭麟,字纯甫,号剑人,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后改名为铁岸,又一称妙尘。他曾出家为僧,名为铁岸,后以策干杨秀清,后作诗献曾国藩,并识英语。后来在上海为人佣书。
  1. 词的内容解析
  • 《洞仙歌·其二 寄素君二首》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深情而缠绵的画卷。词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还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 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它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一部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
  1. 文化背景及历史价值
  • 该词作于唐开元年间,当时歌妓传唱之曲,为人侑酒助兴。民间艺人书写此词,藏于敦煌千佛洞中,成为敦煌云谣集杂曲子的一部分。
  • 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至今仍能触动人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

郭麟的《洞仙歌·其二 寄素君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的词作,更是一首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