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 寄徐江庵

黄花开了,兔花寒峭,霜华满地。
酒徒已星散,况酒边罗髻。
燕去鸿归人病矣。
也无人会此时意。
芦花遍烟水,作雪花飞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少年·寄徐江庵》是清代诗人郭麟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庭院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深情思念。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郭麟,字东阳,号玉雪道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生活在乾隆年间。
  • 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诗歌原文
  • 黄花开了,兔花寒峭,霜华满地。
  • 酒徒已星散,况酒边罗髻。
  • 燕去鸿归人病矣。
  1. 诗歌内容
  • 诗的上片描绘了一个深院深深、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通过“飞花”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下片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用“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等句子,描绘了恋人身处异地却心心相印的情境。
  1. 艺术特色
  •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 结构上采用了前后呼应的方式,使得诗歌在意境和情感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1. 文化背景
  •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诗歌不仅是文人表达情感的工具,也是记录历史的重要方式。郭麟的这首《忆少年·寄徐江庵》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境,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 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忆少年·寄徐江庵》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