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读大禹书,导河始积石。
神功洵巨哉,两山如削壁。
疑是鬼斧凿,疑是巨灵擘。
余来千载后,山势犹如昔。
烟岚郁不开,与天常咫尺。
下瞰黄河流,风翻雪浪白。
涛声如怒雷,奔腾何迅疾。
我欲溯其源,星宿杳难即。
我欲登昆崙,举头惟瞑色。
君不见此地当年吐谷浑,汉魏以来常反侧。
而今四海颂升平,羌戎稽颡烽烟息。
车书一统尽朝宗,此山此木互西域。
积石山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积石山诗》是清代诗人郭朝佐的作品,其原文如下:尝读大禹书,导河始积石。神功洵巨哉,两山如削壁。疑是鬼斧凿,疑是巨灵擘。余来千载后,山势犹如昔。烟岚郁不开,与天常咫尺。下瞰黄河流,风翻雪浪白。涛声如怒雷,奔腾何迅疾。我欲溯其源,星宿杳难即。我欲登昆仑,举头惟瞑色。
郭朝佐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慨。诗中“导河始积石”表达了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而“神功洵巨哉,两山如削壁”则形象地描绘了积石山的险峻和威严。诗人通过对比古今,抒发了一种对时间流逝、自然变迁的感慨。
《积石山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曾以诗歌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郭朝佐的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思。这种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广度,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通过对《积石山诗》的介绍,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风光描写,而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