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读大禹书,导河始积石。
神功洵巨哉,两山如削壁。
疑是鬼斧凿,疑是巨灵擘。
余来千载后,山势犹如昔。
烟岚郁不开,与天常咫尺。
下瞰黄河流,风翻雪浪白。
涛声如怒雷,奔腾何迅疾。
我欲溯其源,星宿杳难即。
我欲登昆崙,举头惟瞑色。
君不见此地当年吐谷浑,汉魏以来常反侧。
而今四海颂升平,羌戎稽颡烽烟息。
车书一统尽朝宗,此山此木互西域。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积石山,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境内,是黄河上游的一个著名山峰。这里地势险峻,风景秀美,被誉为“小华山”。

  1. 曾阅读大禹的《禹贡》,导河开始于积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治水事业的感慨和思考。
  2. 神功洵巨哉,两山如削壁。这两句诗赞美了积石山的雄伟壮观,如同削壁般陡峭。
  3. 疑是鬼斧凿,疑是巨灵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积石山形成的神奇传说的好奇和惊叹之情。
  4. 余来千载后,山势犹如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感叹之情。
  5. 烟岚郁不开,与天常咫尺。这两句诗描绘了积石山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6. 下瞰黄河流,风翻雪浪白。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俯瞰黄河时所看到的美景,河水在风中翻滚,如同雪浪一般白茫茫。
  7. 涛声如怒雷,奔腾何迅疾。这两句诗描述了黄河水流湍急的情景,仿佛雷霆般的响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活力。
  8. 我欲溯其源,星宿杳难即。我欲登昆仑,举头惟瞑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黄河源头的强烈愿望和对于攀登昆仑山的向往之情。
  9. 君不见此地当年吐谷浑,汉魏以来常反侧。这两句诗回顾了积石山地区的历史变迁,吐谷浑曾经统治过这里,而汉魏时期也曾有过反复的战乱。
  10. 而今四海颂升平,羌戎稽颡烽烟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代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束、边疆安宁的喜悦之情。
  11. 车书一统尽朝宗,此山此木互西域。这两句诗描绘了国家统一、各地朝拜中央的场景,同时也赞美了积石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积石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手法,将积石山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历史变迁、表达出对和平时代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