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吟 其七

荷花喜客泉,泉喜花亦喜。
客心喜更多,秧绿二十里。
前村鸡犬声,转入桑阴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还乡吟·其七》是近现代诗人袁嘉谷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诗中通过对荷花、泉水、鸡犬、桑树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 荷花喜客泉,泉喜花亦喜。
    客心喜更多,秧绿二十里。
  • 前村鸡犬声,转入桑阴里。
  1. 诗歌赏析
  • 在这首诗中,袁嘉谷通过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色。诗句”荷花喜客泉,泉喜花亦喜”传达出一种和谐之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客心喜更多,秧绿二十里”进一步描绘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作者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 “前村鸡犬声,转入桑阴里”则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乡村生活图景,让人感受到农村的宁静与和谐。
  1. 诗歌背景
  • 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他早年曾就读于昆明的经正书院,并深受陈子潘、张竹轩等人的熏陶。
  • 袁嘉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后人广泛传颂。他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影响
  • 《还乡吟·其七》作为袁嘉谷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通过对故乡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还乡吟·其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它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近现代诗人袁嘉谷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