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院绿沉沉,四更明月阴。
痴儿万里客,老父九原心。
报国才高举,防身病免侵。
梦中遣训在,懔懔口三缄。
都中梦先赠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都中梦先赠公》是清末至民国诗人袁嘉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儿子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作品原文:《都中梦先赠公》全文如下:
藤院绿沉沉,四更明月阴。
痴儿万里客,老父九原心。
报国才高举,防身病免侵。
梦中遣训在,懔懔口三缄。作者简介:
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号澍圃,云南石屏人。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抱负,曾先后在陈子潘、张竹轩的指导下学习,并在日本考察学务政务,著有《东游日记》。归国后,他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国史馆协修、浙江提学使等,并在教育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诗歌赏析: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深沉而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儿子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的“藤院绿沉沉,四更明月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孤独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寂寞。而“痴儿万里客,老父九原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担忧与思念,以及对逝去父亲的哀思。
《都中梦先赠公》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更是一份家书,一份寄托着作者对远方儿子的牵挂和期望的家书。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够了解到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学发展,还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家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国家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