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看雪

汉水茫茫摇白浪,一楼高踞浪花上。
相传黄鹤此间飞,至今犹画仙人像。
仙人一来不再来,我竟两次腾麻鞋。
更值天公张玉戏,雪花片片飞瑶台。
鹦鹉洲,汉阳树,远望迷离一匹布。
妙手描成白泽图,长江化作银河渡。
卅年看雪俱在家,今年看雪天之涯。
达人行乐足向神仙夸,可奈想杀小仓山里千梅花。
长揖与仙约,借我黄仙鹤。
骑上鹤发翁,鹤翅休氋氃。
趁此高楼西北风,送我连夜还山中。
一天明月一枝笛,踏破琼瑶万万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鹤楼看雪》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在这首作品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文笔,将读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黄鹤楼雪景之中。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多个方面:

  1. 诗词原文
  • 春雪当空舞撩乱:描述雪花纷飞的景象,犹如在空中舞蹈。
  • 东风知有客登楼:春风似乎知道有客人来到黄鹤楼欣赏美景。
  • 昔人黄鹤去不回:昔日黄鹤不再返回人间,只有白鹤相伴江面。
  • 我骑白凤横江来:诗人骑马如同白鹤一般横渡长江。
  • 遥看历历汉阳树:远望可以看到清晰可见的汉阳树木。
  • 人间何处称奇绝:在人间何处能够找到如此奇异绝美的地方。
  • 百尺阑干满江雪:百尺高的栏杆上满是飘落的雪花。
  • 气压滕王阁上云:这风景足以让滕王阁上的云雾都为之失色。
  • 载酒谁能问谪仙:谁能载酒问谪仙(李白)关于此景呢?。
  • 题诗未心无崔颢:如果题写诗歌,恐怕就没有人能与崔颢相比了。
  1. 诗词鉴赏
  • 艺术特色:杨基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将黄鹤楼的雪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情感表达:通过对黄鹤楼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间美景的无限向往。
  1. 文学地位及影响
  • 历史地位:《黄鹤楼看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 文化价值: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
  1. 后世评价
  • 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明代诗歌的佳作之一。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明代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诗歌创作繁荣,众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
  • 个人经历:杨基作为当时的知名诗人,他的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一特定的场景下创作完成的,例如他在黄鹤楼游览时所感所想。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白凤”、“梨花”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修辞技巧: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1. 思想内容
  • 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黄鹤楼雪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 人文关怀:虽然诗人主要关注自然景观,但他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与关怀。
  1. 社会背景
  • 明代政治:明代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 经济发展:明代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也是诗歌创作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黄鹤楼看雪》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也是一幅充满艺术魅力的画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雪域世界。同时,该诗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