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池阳杏花村有感

吾乡也有杏花村,不是唐时卖酒樽。
树近石塘春似锦,名高秋浦址空存。
芳菲已尽留风韵,绰约徒思写墨痕。
董奉术高堪绍学,欲从此地斗香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池阳杏花村有感》是清代诗人华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杏花村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华衮,清代诗人,字眉麓,石埭(今石台县)人,生活在清朝乾隆时期,其诗歌作品多表现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所喜爱。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过池阳杏花村有感》全文如下:吾乡也有杏花村,不是唐时卖酒樽。树近石塘春似锦,名高秋浦址空存。

  •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村庄,展现了时间的变迁和自然的美。首句提到“吾乡也有杏花村”,暗示了虽然地点不同,但美好的景色与历史依旧存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 “树近石塘春似锦”描述了杏花盛开的景致,如同锦绣一般美丽。“名高秋浦址空存”则表达了对古时繁荣景象的怀旧之情,同时暗示现在的村落虽然名声犹在,但已不再繁华如昔。
  1. 诗中意境: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沉思。诗人通过描写杏花村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2. 历史背景:池阳杏花村曾是唐代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历史的厚重。然而,由于战乱,这里的杏花已经凋零,只剩下了旧址,这引发了诗人的深刻思考。

  3. 艺术特色:华衮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村庄,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永恒。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给人以深刻的美学体验。

《过池阳杏花村有感》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部反映历史变迁和自然美的杰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